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肺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于2021年6月27日上午在廈門正式成立!
中國康復醫學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牛恩喜出席會議并講話。成立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廈門設主會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百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中國康復醫學會牛恩喜書記出席成立會議并講話
會議由中國康復醫學會機構管理部余紅亞主任主持,按照《中國康復醫學會章程》《中國康復醫學會分支機構管理辦法》《中國康復醫學會新成立分支機構管理辦法》,選舉產生了首屆專委會委員104名,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涵蓋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胸外科、心臟外科、康復醫學、重癥醫學等10余個專業學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李秀云教授當選首屆主任委員,鄭彩娥、成守珍、胡少華、高鳳莉、徐芳蕾、張亞琴、呂冬梅、欒曉嶸、楊明瑩、于水等10名教授當選副主任委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機構管理部余紅亞主任主持成立會議
會上,牛恩喜書記為當選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頒發了聘書。
牛恩喜書記為首屆心肺康復護理專委會李秀云主任委員頒發聘書
牛恩喜書記為首屆心肺康復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頒發聘書
牛恩喜書記為首屆心肺康復護理專委會常務委員頒發聘書
牛恩喜書記為首屆心肺康復護理專委會常務委員頒發聘書
牛恩喜書記在講話中對心肺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同時從四個方面對新一屆專委會提出了明確要求:一要把握好專委會正確的發展方向。專委會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康復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康復醫學事業發展的重要社會力量,要圍繞學會的職責任務開展工作,加強建設。專委會同期成立的功能型黨支部,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政治引領作用,為專委會發展保駕護航,把握方向,做好“四服務”。二要充分發揮專委會的學術平臺和引領作用。要積極組織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和技術輻射作用,要組織專家團隊到基層、到一線傳播心肺康復護理相關知識,積極推廣新業務、新技術、新方法,努力提升我國心肺康復護理整體水平。三要加強專業??迫瞬诺呐囵B。要結合專業特點積極建設培訓基地,主要包括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婆嘤柣?、專項培訓基地、專病培訓基地。要通過基地培養??茖I的人才;要組織制定心肺康復護理的指南及規范,為臨床開展心肺康復護理提供依據。四要加強專委會的規范建設。要根據學會章程和各項制度規定,研究制定專委會的管理細則和工作制度,杜絕違紀違規問題發生,確保各項工作在法制允許范圍內運行。牛書記最后強調,我國康復醫學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團結一致,砥礪前行,為振興我國康復醫學事業,為促進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做出積極貢獻。
會議最后,專委會組織委員中的黨員選舉成立了功能型黨支部,李秀云教授當選為黨支部書記,成守珍教授當選為黨支部副書記,張亞琴教授當選為組織委員,呂冬梅教授當選為宣傳委員,鄭彩娥教授當選為紀檢委員。
李秀云主任委員主持成立功能型黨支部
中國康復醫學會首屆心肺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全體委員合影
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肺康復護理康復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名單
主任委員:
李秀云
副主任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于水、成守珍、呂冬梅、徐芳蕾、楊明瑩、張亞琴、鄭彩娥、胡少華、欒曉嶸、高鳳莉
常務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丁慧、付阿丹、白雪梅、呂慧頤、劉瑩、孫興蘭、芮祖琴、李永紅、李琳、楊紅艷、楊展、吳紅艷、何勤利、宋云華、張玉美、羅瑋燕、周策、鄭葉平、袁麗秀、賈立紅、龔放華、彭莉君、藍惠蘭、滕立英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銳、于紅靜、王琴、王穎敏、王新麗、韋柳青、方琴、葉楓林、田亞茹、樂漢娥、馮曉麗、呂曉春、呂熙秀、危娓、江榕、許曉華、許燕飛、阮亮、孫秀華、杜桂芳、李民、李曉云、李賽蘭、李毅、孫靜、楊正霞、吳麗花、何細飛、鄒楊、宋雅玲、張天鈺、張藝、張華、張芳、張娜、張萍、陸劍嶸、陳天玲、陳志林、陳瑜、羅南、周建輝、鄭太蓉、鄭淑云、趙彩霞、胡曉紅、段淑敏、姜紅麗、姜崴、洪志評、秦君玫、逄錦、梁婷、高麗珍、高艷紅、席芳、席祖洋、唐軍、黃芳梅、黃春麗、黃海燕、崔月、崔靜萍、淡婧、董燕、韓杉、謝國省、蔡維秀、黎玉榮
秘書:
藤立英、謝國省
上一篇:下一篇: